中医药文化读本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高中课外书 > 高二课外书 > 野草 >

鲁迅散文诗集《野草》过客之上下求索不畏艰险

作者:课外书 发布:2021-06-21 14:17 来源:www.kewaishu.com.cn 阅读:
鲁迅散文诗集《野草》过客之上下求索不畏艰险
 
    《过客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诗剧。此文通过“过客”形象的塑造,真实地反映了作者鲁迅在上下求索中不畏艰险,不怕牺牲,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。过客和老翁是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,通过他们的对话,批判了老翁代表的那种在探索中半途退缩,颓唐消沉的庸人思想,概括了辛亥革命以来革命探索者的不同道路和命运。
 
    【正文】
 
    时:或一日的黄昏
 
    地:或一处
 
    人:
 
    老翁——约七十岁,白头发,黑长袍。
 
    女孩——约十岁,紫发,乌眼珠,白地黑方格长衫。
 
    过客——约三四十岁,状态困顿倔强,眼光阴沉,黑须,乱发,黑色短衣裤皆破碎,赤足著破鞋,胁下挂一个口袋,支着等身的竹杖。
 
    东,是几株杂树和瓦砾;西,是荒凉破败的丛葬⑴;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。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;门侧有一段枯树根。
 
    (女孩正要将坐在树根上的老翁搀起。)
 
    翁——孩子。喂,孩子!怎么不动了呢?
 
    孩——(东望着,)有谁走来了,看一看罢。
 
    翁——不用看他。扶我进去罢。太阳要下去了。
 
    孩——我,——看一看。
 
    翁——唉,你这孩子!天天看见天,看见土,看见风,还不够好看么?什么也不比这些好看。你偏是要看谁。太阳下去时候出现的东西,不会给你什么好处的。……还是进去罢。
 
    孩——可是,已经近来了。阿阿,是一个乞丐。
 
    翁——乞丐?不见得罢。
 
    (过客从东面的杂树间跄踉⑵走出,暂时踌躇⑶之后,慢慢地走近老翁去。)
 
    客——老丈,你晚上好?
 
    翁——阿,好!托福。你好?
 
    客——老丈,我实在冒昧,我想在你那里讨一杯水喝。我走得渴极了。这地方又没有一个池塘,一个水洼。
 
    翁——唔,可以可以。你请坐罢。(向女孩,)孩子,你拿水来,杯子要洗干净。
 
    (女孩默默地走进土屋去。)
 
    翁——客官⑷,你请坐。你是怎么称呼的。
 
    客——称呼?——我不知道。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,我就只一个人,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。我一路走,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,各式各样,我也记不清楚了,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。
 
    翁——阿阿。那么,你是从哪里来的呢?
 
    客——(略略迟疑,)我不知道。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,我就在这么走。
 
    翁——对了。那么,我可以问你到哪里去么?
 
    客——自然可以。——但是,我不知道。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,我就在这么走,要走到一个地方去,这地方就在前面。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,现在来到这里了。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,(西指,)前面!
 
    (女孩小心地捧出一个木杯来,递去。)
 
    客——(接杯,)多谢,姑娘。(将水两口喝尽,还杯,)多谢,姑娘。这真是少有的好意。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谢!
 
    翁——不要这么感激。这于你是没有好处的。
 
    客——是的,这于我没有好处。可是我现在很恢复了些力气了。我就要前去。老丈,你大约是久住在这里的,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?
 
    翁——前面?前面,是坟。
 
    客——(诧异地,)坟?
 
    孩——不,不,不。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,野蔷薇,我常常去玩,去看他们的。
 
    客——(西顾,仿佛微笑,)不错。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,野蔷薇,我也常常去玩过,去看过的。但是,那是坟。(向老翁,)老丈,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?
 
    翁——走完之后?那我可不知道。我没有走过。
 
    客——不知道?!
 
    孩——我也不知道。
 
    翁——我单知道南边;北边;东边,你的来路。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,也许倒是于你们最好的地方。你莫怪我多嘴,据我看来,你已经这么劳顿了,还不如回转去,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。
 
    客——料不定可能走完?……(沉思,忽然惊起)那不行!我只得走。回到那里去,就没一处没有名目⑸,没一处没有地主,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,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⑹,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⑺。我憎恶他们,我不回转去。
 
    翁——那也不然。你也会遇见心底的眼泪,为你的悲哀。
 
    客——不。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,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。
 
    翁——那么,你,(摇头,)你只得走了。
 
    客——是的,我只得走了。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,叫唤我,使我息不下。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,有许多伤,流了许多血。(举起一足给老人看,)——因此,我的血不够了;我要喝些血。但血在哪里呢?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。我只得喝些水,来补充我的血。一路上总有水,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。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,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。今天连一个小水洼也遇不到,也就是少走了路的缘故罢。
 
    翁——那也未必。太阳下去了,我想,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,象我似的。
 
    客——但是,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。
 
    翁——我知道。
 
    客——你知道?你知道那声音么?
 
    翁——是的。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。
 
    客——那也就是现在叫我的声音么?
 
    翁——那我可不知道。他也就是叫过几声,我不理他,他也就不叫了,我也就记不清楚了。
 
    客——唉唉,不理他……。(沉思,忽然吃惊,倾听着,)不行!我还是走的好。我息不下。可恨我的脚早经走破了。(准备走路。)
 
    孩——给你!(递给一片布,)裹上你的伤去。
 
    客——多谢,(接取,)姑娘。这真是……。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。这能使我可以走更多的路。(就断砖坐下,要将布缠在踝⑻上,)但是,不行!(竭力站起,)姑娘,还了你罢,还是裹不下。况且这太多的好意,我没法感激。
 
    翁——你不要这么感激,这于你没有好处。
 
    客——是的,这于我没有什么好处。但在我,这布施是最上的东西了。你看,我全身上可有这样的。
 
    翁——你不要当真就是。
 
    客——是的。但是我不能。我怕我会这样: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,我就要象兀鹰⑼看见死尸一样,在四近徘徊,祝愿她的灭亡,给我亲自看见;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,连我自己,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。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;即使有这力量,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,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。我想,这最稳当。(向女孩,)姑娘,你这布片太好,可是太小一点了,还了你罢。
 
    孩——(惊惧,退后,)我不要了!你带走!
 
    客——(似笑,)哦哦,……因为我拿过了?
 
    孩——(点头,指口袋,)你装在那里,去玩玩。
 
    客——(颓唐地退后,)但这背在身上,怎么走呢?……
 
    翁——你息不下,也就背不动。——休息一会,就没有什么了。
 
    客——对咧,休息……。(但忽然惊醒,倾听。)不,我不能!我还是走好。
 
    翁——你总不愿意休息么?
 
    客——我愿意休息。
 
    翁——那么,你就休息一会罢。
 
    客——但是,我不能……。
 
    翁——你总还是觉得走好么?
 
    客——是的。还是走好。
 
    翁——那么,你还是走好罢。
 
    客——(将腰一伸,)好,我告别了。我很感激你们。(向着女孩,)姑娘,这还你,请你收回去。
 
    (女孩惊惧,敛手,要躲进土屋里去。)
 
    翁——你带去罢。要是太重了,可以随时抛在坟地里面的。
 
    孩——(走向前,)阿阿,那不行!
 
    客——阿阿,那不行的。
 
    翁——那么,你挂在野百合野蔷薇上就是了。
 
    孩——(拍手,)哈哈!好!
 
    翁——哦哦……
 
    (极暂时中,沉默。)
 
    翁——那么,再见了。祝你平安。(站起,向女孩,)孩子,扶我进去罢。你看,太阳早已下去了。(转身向门。)
 
    客——多谢你们。祝你们平安。(徘徊,沉思,忽然吃惊,)然而我不能!我只得走。我还是走好罢……。(即刻昂了头,奋然向西走去。)
 
    (女孩扶老人走进土屋,随即关了门。过客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,夜色跟在他后面。)
 
    【词语注释】
 
    ⑴丛葬:一丛丛的坟墓,乱坟堆。
 
    ⑵跄踉(qiàngliàng):歪歪斜斜地走。
 
    ⑶踌躇(chóuchú):犹豫不决。
 
    ⑷客官:对出门人的尊称。
 
    ⑸就没一处没有名目:名目,即名义,借口。这里指“就没有一处没有欺压人民的种种名义或借口。”
 
    ⑹皮面的笑容:皮笑内不笑,表面笑,心里不笑。
 
    ⑺眶外的眼泪:不是流自衷心的眼泪,虚伪的眼泪。与“心底的眼泪”相反。
 
    ⑻踝(huái):踝子骨,即足腕两旁凸起之骨。又作“足跟”解。
 
    ⑼兀鹰:猛禽类,体大翼长,视力锐敏,嗅觉亦敏,好食腐肉,中国沿海多产此鸟。
 
    【创作背景】
 
    五四运动后,革命队伍“同一战阵中的伙伴”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,坚持继续前进,进行着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。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,在残酷的斗争面前,消极退隐。而部分文人则投向帝国主义、北洋军阀,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敌人,成为资产阶级右翼;而作者鲁迅不倦地寻求革命真理,探索革命道路,坚持前进,反对倒退,故作此文以记录这一历程,也以文中”过客“为自己的精神画像,予以自勉。
 
    此文写于1925年3月2日,最初发表于1925年3月9日《语丝》周刊第17期。

上一篇:鲁迅散文诗集《野草》好的故事之美好回忆 下一篇:鲁迅散文诗集《野草》死火之革命牺牲精神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kewaishu.com.cn/gaozhong/gaoer/yecao/490.html (转载请注明出处)


如果您是一位家长,请为您的孩子选一款学习软件!


如果您是一位老师,请为您的学生选一本好书!


如果您是一位校长,请为您的学校选一套好教材好课程!


如果您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感兴趣,如果您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。


果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《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》以及“果盛课堂APP”一定满足您的需求!


《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》由张伯礼院士作序,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,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!


果盛课堂APP

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

果盛教育官方公众号

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

课外书大全读后感公众号